“父亲一定会没事的。”顾颐轻声安慰着母亲,尽管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。当他看到父亲的诊断报告时,泪水瞬间涌上了眼眶,难以抑制。
过去一年的治疗过程中,顾全平的胃部被切除了六分之五,体重从原本的140斤骤然降到70多斤,身体日渐消瘦。医生冷静地告诉顾颐,父亲已经是胃癌晚期,剩下的时间最多只有三个月。然而,谁也没有预料到,居然是一次持续88天的旅行,让这位年近七旬的癌症老人逐渐恢复健康,连医生都对此感到不可思议!
究竟在这次长达88天的旅行中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这位老人会有如此明显的转变?如今他的身体状况如何呢?
展开剩余87%这位身患癌症的老人名叫顾全平,他和妻子吕爱平来自江苏盐城,一直以务农为生。每天清晨,他们便起早干活,过着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朴实生活。夫妻俩生活简朴,总是将最好的留给孩子们。一有好吃的,顾全平就会把它留给妻子和孩子们,自己总是舍不得花一分钱。
像许多中国父母一样,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三个孩子能有所成就,走出大山,过上更好的生活。为了实现这个梦想,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不遗余力。
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,顾颐承载着父母的厚望,努力学习,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。每当村里的人提起这个“大学生”,顾全平的脸上总是不自觉地浮现出骄傲的笑容,他常常说:“这是我的儿子!”
进入大学后,顾颐迅速适应了新的生活,并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——摄影。他发现摄影能定格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,而且在技术不断提高后带来的成就感也让他愈发喜爱这个领域。毕业后,他决定追随自己的兴趣,开设一家摄影公司。
尽管自主创业充满风险,尤其家里还是靠务农为生,但顾全平和吕爱平决定全力支持儿子。他们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积蓄,毫不犹豫地帮助顾颐实现他的梦想。顾颐深受感动,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拼搏,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2004年,顾颐在重庆安家成家,还接来了年迈的父母,想让他们享受安稳的晚年。全家人其乐融融,虽然生活在陌生的城市,但一切都过得有滋有味。尽管如此,老两口依然未曾闲着,照顾孙子上下学、打扫家务,忙得不亦乐乎。
时光飞逝,六年后,顾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在重庆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摄影公司。他的作品屡次获得国际大奖,并且成为了新华社的常驻摄影师。事业如日中天,家庭幸福美满,顾颐无疑是个成功的人。然而,幸福的生活在2013年3月被打破,顾全平突然病倒,医院诊断结果显示他已经是胃癌晚期。
其实,顾全平早前也曾出现过几次胃痛,但他总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,吃点药就自我缓解了。谁能料到,胃痛竟然悄然发展成了胃癌。拿到诊断书时,顾颐甚至不敢告诉母亲。
由于病情危急,顾全平被安排紧急手术,切除了80%的胃。为了控制癌细胞的扩散,他接连进行了六次化疗,每次化疗都让他饱受折磨。食欲全无,频繁呕吐,头昏脑胀,体重从原来的130斤直降到70斤,骨瘦如柴。顾颐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,心如刀绞。主治医生的话更像是雪上加霜:“你可以选择让他继续化疗,也可以让他回家静养,最多只有三个月时间了。”经过深思熟虑,顾颐决定让父亲回家,最后几个月静养。
顾全平回到家后,看到熟悉的环境,眼眶湿润。他突然明白,自己失去的每一刻,其实都是多么珍贵。日复一日,只有亲朋好友来看望他时,家里才显得有些热闹。平时,他坐在阳台上,吕爱平在一旁默默陪着,手帕不停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。每看到父母如此消沉,顾颐的内心也在崩溃,他曾经带父母到重庆,是为了让他们享福,不再受苦受累,可现在却是另一番情景。
为了鼓励父亲,他决定带父亲去看电影,让父亲暂时忘记病痛,结果父亲的食欲逐渐恢复,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。顾颐了解到,原来有时心理上的治疗比药物更有效。
然而,厄运再一次降临。就在他决定带父亲多看一些新鲜事物时,母亲吕爱平不幸出了车祸,骨盆被撞断了。顾全平的身体状况更加糟糕,心情跌入谷底。此时,顾全平对儿子说:“我不想死在医院里。”这一番话让顾颐陷入了困境。
就在此时,远在澳大利亚的儿子顾寻打来了电话,这个电话给了顾颐一个新的灵感——为什么不带父母去澳大利亚呢?他们这一生都忙着孩子,难得有机会体验一下异国的风土人情,何不趁此机会让父母感受一下新鲜的生活?
一开始,亲戚们并不看好这次旅行,担心老人身体虚弱,远途奔波可能带来负担。但顾颐没有放弃,他详细地规划了整个行程,确保一切都尽可能地周到:从旅行路线到饮食起居,再到医疗保障,每个细节都考虑得无微不至。为了让父亲同意,他甚至撒了一个小谎,告诉父亲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去看孙子。最终,顾全平心软答应了。
2015年11月3日,顾颐带着父母踏上了前往澳大利亚的飞机。起初,父母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,反而非常兴奋,时不时地看向窗外的蓝天白云,像是孩子般的兴奋和期待。这一幕让顾颐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