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介绍
朱恒生,1921年生于上海,1949年时年28岁,他离开上海前往台湾。1989年,时隔40年后,朱恒生回到大陆高雄寻亲,并于1992年定居上海,直到1998年去世。
重逢之缘
60岁的吴秀花奶奶怎么也没想到,在丈夫去世10年后,自己竟会与那位曾经深爱过的初恋情人——与她分隔两岸四十年之久的朱恒生重逢。
1989年的中秋节,吴秀花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家常菜,还特意泡了清甜的桂花酒,准备和儿子一家团圆欢庆。正当他们围坐在一起时,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吴秀花本以为是她的牌友来找她一起打牌,边走边嘟囔着:“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,我可没空再去玩了。”她走到门前,口中还未停止抱怨:“你是谁?”
展开剩余78%开门后,吴秀花看到的是一个瘦高的老人,满头银发整齐地梳向后,戴着一副眼镜,穿着西装,显得与上海人普遍的蓝灰色衣着截然不同。两人对视良久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沉默。终于,吴秀花打破了沉默:“您是不是找错门了?”
老人看到了站在旁边的儿媳妇,低声说:“我找吴秀花女士。我刚从台湾过来。”
听到“台湾”这个词,吴秀花的心脏猛地一跳。眼前的这位老人,正是她深深怀念的恒生大哥,那个她曾在梦里无数次呼唤的人。
相识于乡村
这段感情有些像是一个“穷小子”爱上“富家女”的故事。吴秀花家住上海,但因为父亲在郊区经营着几家缫丝厂,所以年幼的她常年生活在乡下。朱恒生则是吴家账房的学徒,从15岁起便不再上学,成为了厂里的小伙计。尽管生活贫困,但他聪明勤奋,常常带着吴秀花在乡村四处游玩,还教她古诗和画画。
朱恒生和吴秀花在乡下度过了8年纯真的时光。随着吴秀花从一个小女孩渐渐长成了青春期的少女,两人之间的情感悄然发生了变化。最初的兄妹情谊,渐渐转变为一段青涩的恋情。
然而,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。在他们感情渐深之际,吴秀花的父亲却突然决定将她送回上海继续读书,按照他早已为她设定的生活轨迹,希望她将来能嫁一个家庭富裕、地位相当的男人,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。
吴秀花完全不理解父亲的安排,她的心中早已只装下了朱恒生。
告别与坚守
一天,吴秀花放学回家时,正好看见朱恒生躲在不远处的墙角。她跳下车,激动地拉着他进入了豪华的客厅。她没有想到,朱恒生已经悄悄做出了一个决定——他要嫁娶一个懂礼的上海女孩,而吴秀花却急忙低下头,羞涩地捻着衣摆。
吴家父母感到震惊,他们知道朱恒生的家庭贫寒,因此对他的抱负并不看好。吴父甚至立刻安排了一个新加坡富商的儿子给吴秀花做未婚夫,并要求她早日结婚。吴秀花始终未曾忘记朱恒生,她决定悄悄与他私奔。
然而,朱恒生深知自己的责任和处境,他不愿背负“拐跑人家独生女儿”的骂名。在吴秀花的哭诉声中,朱恒生做出了艰难的决定——将她送回家。
然而,吴家父亲得知此事后更加生气,最终强迫吴秀花嫁给了新加坡商人的儿子。朱恒生痛心疾首,离开上海时几乎心碎,甚至一度想跳黄浦江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台湾之路
后来的朱恒生,在上海的困顿生活后,终于决定离开,随军前往台湾。直到1981年,他在台湾的军队里服役了32年,一路从后勤部文书升至主任,拥有了不错的职位和收入。虽然身边的台湾姑娘们纷纷追求他,但他的心中,始终只属于吴秀花。
他多次试图寻找吴秀花的消息,却始终未能如愿。直到1987年,他得知吴家因水灾而迁移,家族成员也都失联。朱恒生顿时病倒,身心俱疲。他决定放下过去的孤独,追寻他一生未曾放下的爱。
再次相遇
1989年,他通过几位同乡打探到吴秀花依然活着,并开始着手安排回大陆的行程。终于,在中秋节的那一天,他来到了吴秀花的家门口。两人已然四十年未曾相见,然而这份深藏心底的情感,依旧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。
经历过一生波折的两人,重逢后如释重负,将往日的思念、痛苦和心结一一述说。尽管吴秀花曾有过顾虑,但子女的支持让她最终决定接受朱恒生的爱,开始新的生活。
幸福的延续
朱恒生回到上海后,用自己的积蓄为自己和吴秀花购买了新房,开始了充实的晚年生活。每到周末,全家聚在一起,笑声和快乐充满了这个温馨的家。尽管他曾经历过孤独与苦难,但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。
他甚至支持儿子的事业,帮助继子开出租车,并在旅行中为吴秀花购买了心仪的缅甸玉手镯。当他走到生命尽头时,吴秀花始终在他身边,陪伴他走完了最后一段路。40年的等待,终究是值得的。
结尾
1998年,朱恒生因心脏病去世。尽管他的人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,但最终,他得到了爱与陪伴,安静地闭上了双眼。在那个属于他和吴秀花的家里,他带着最深的爱离去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